
浙江省龍泉市是“中國黑木耳之鄉”“全國黑木耳十大主產基地縣”,擁有先進的栽培技術和經驗豐富的農民技師。然而,高昂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,導致該市食用菌產品成本越來越高,農民利潤越來越低。如何改變這種現狀?現代科技帶來了希望。
連日來,在龍泉市菇源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菇源公司”),員工們在全力進行黑木耳全程機械化的研發工作。

據了解,菇源公司已完成黑木耳采摘烘干設備等項目方案的論證。目前,采摘、烘干設備樣機已經初步完成,只待通過田間實地測試,即可投入生產。
2021年,龍泉市生產黑木耳1.26億棒、面積1.6萬畝、產值9.1億元,產量占全省總量79%。該市食用菌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,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、機械化集約化生產程度低、機械化設備加工廠生產能力不足等問題,嚴重制約了龍泉市食用菌產業的健康發展。
為破解發展難題,龍泉市農業農村局在充分調研和分析后認為,要降低黑木耳生產成本、提高種植戶經濟收入,關鍵在于傳統產業與現代科技的結合。

于是,在龍泉市農業農村局的指導和牽線搭橋下,菇源公司錨定市場需求及黑木耳產業未來發展前景,與浙江理工大學農業裝備研究所合作開展“黑木耳全程機械化重點突破協同攻關項目”。
該項目計劃投資1000萬元,采取 1+1+1 攻堅模式(政府+科研院所+企業),針對龍泉市黑木耳產業“集約化養菌+分散式出菇”的生產模式,重點研發黑木耳產業“排場、采摘、風干、廢菌棒回收”等生產環節機械化設備,可實現全程100%的機械化生產。

黑木耳自動采摘機
項目計劃研制1000棒/小時黑木耳菌棒自動田間排場設備、100KG/小時黑木耳自動采摘設備、50KG/小時黑木耳風干機、1500棒/小時廢菌棒的自動收集、袋料分離機。
設備研制成功后,可幫助節省人力,大大降低人工成本,有力促進龍泉市黑木耳產業快速發展,有效帶動農戶增收。
“按80%的全市機械化推廣率計算,耳農從排場到菌棒回收,采用機械化采收后,每棒可節約0.32元,一年可節約3200余萬元。排場設備每臺相當于3個勞動力,采摘設備每臺相當于7個勞動力?!饼埲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。